豆瓣3.4还能拿奖?疯了吧!

时间:2025-04-04 21:50:12 转载源:科技新知网 作者:苍穹 点击:520次

哄堂大笑了朋友们。前段时间,一份获奖名单的出现,震惊了全网。具体内容如下——最佳作品奖:《传说》最佳导演奖:徐峥《逆行人生》最佳女主角奖:张钧甯《默杀》最佳男主角奖:刘昊然《解密》最受欢迎影片奖:《云边有个小卖部》新锐导演奖:柯汶利《默杀》最佳配角奖:杨童舒《红楼梦之金玉良缘》最佳新人奖:沈浩《默杀》艺术贡献奖:《京剧电影捉放曹》如果说《默杀》《解密》《逆行人生》这三位,还情有可原。毕竟,张钧甯和刘昊然都算是一改往日形象,出演了反差极大的角色。在导演手法层面,《逆行人生》也还算纯熟。但,另外三位,就实在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。《传说》,剧本等于没有,表演纯是灾难,审美土破天际。再加上眼睛不知道看哪,表情不知道是哭还是笑的AI成龙,最终豪取豆瓣4.9。《云边有个小卖部》,时长131分钟,让人131次想中途离场的“神作”。基本逻辑都没有,通篇全是自恋与矫情,勇夺豆瓣4.9。《红楼梦之金玉良缘》,那更是重量级。史诗巨著被拍成了为爱不顾人设情节逻辑的纯爱片,还要跟观众硬刚。最终也是成功夺冠,砍下豆瓣3.4,不出意外的话,今年已经再难有人超越。乍一看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颁发“金扫帚”奖。哦不对,金扫帚奖那是咱们自己评选的,怎么着也算是家丑没外扬。但,将这三位烂片之王送去参展,还给它们颁奖。这是怎么着?要给日本人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吗?金鹤奖,何许人也?出于好奇,我去查了查这个奖项。所谓金鹤奖,其实是2006年开始举办的“东京国际电影节·中国电影周”,为了搞得更有模有样,在2016年新增的一个颁奖项目。根据百度百科:金鹤奖意在鼓励那些备受中国观众喜爱、创作成员更年轻、具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力的中国优质电影,旨在通过电影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。看到这些话,你的心里是否也同我一样,缓缓升起了一个大问号——这片单,真的有哪怕一点点在关注中国观众的喜爱程度吗?说起东京国际电影节,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。作为14个A类国际电影节之一,在全世界尤其是在亚洲的知名度非常高。所以,咱们许多片子都会被送去亮相参展,提升自己的曝光度和影响力。比如,今年去参展的便有不少重点新片——《小小的我》《我的朋友安德烈》《爸爸》等。这次的评审团主席,还请来了梁朝伟担任。但,请注意,这些跟金鹤奖都没什么关系。说白了,金鹤奖就像是东京国际电影节看在中日交流的面子上,给了金鹤奖一个前缀罢了,毕竟人家也要来中国展映各种电影。影响力什么的就不谈了,光看选片水准,那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——豆瓣5.9《灿烂的她》,豆瓣4.9《云边的小卖部》,豆瓣3.4《红楼梦之金玉良缘》,豆瓣6.6《逆行人生》,豆瓣4.9《传说》,豆瓣6.1《解密》,豆瓣5.3《维和防暴队》,豆瓣6.9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,(还是2023年的)豆瓣6.1《默杀》,再加豆瓣评分都没有的《校园神探》和《捉放曹》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比烂的。虽说今年烂片多得可怕,但咱也绝不至于寒碜成这样。《我们一起摇太阳》《谈判专家》《从21世纪安全撤离》《刺猬》......豆瓣过7分的,咱们也能拿出不少。更离谱的是,金鹤奖参展片单里,其实也有两部国产高分作。豆瓣8.0的《走走停停》和豆瓣7.2的《抓娃娃》,却在奖项上颗粒无收。一个字:绝。这已经不是金鹤奖第一次闹出笑话了。几乎每年,金鹤奖的参展影片里,总有那么一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作品。豆瓣4.2的《暗恋橘生淮南》,豆瓣3.8的《燃野少年的天空》,豆瓣5.9的《寻汉计》,豆瓣5.9的《囧妈》,豆瓣4.1的《荞麦疯长》,豆瓣4.9的《微微一笑很倾城》,豆瓣5.3的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》......全是烂片中的战斗机,极品中的极品。更夸张的是,这些烂片居然还总能拿奖。2016年,最佳男主,颁给了《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》里的吴某凡;2017年,最佳作品奖,颁给了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》;2021年,最佳作品奖颁给了《囧妈》,最佳新锐导演颁给了《荞麦疯长》;让人一时都分不清,评委们是真喜欢,还是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抗日。拿奖不止,无人问津这样的闹剧,也不止发生在金鹤奖。无论是电影节,比如欧洲三大,亦或是电影颁奖典礼,比如奥斯卡。顾名思义,都本该是属于电影的节日。虽然诸多奖项类型不同,目的不同,但总而言之,大家都是为了电影好。是为了发掘优秀的电影人,优秀的电影作品,为了促进电影市场的繁荣。《天注定》剧组在戛纳但,正如事情总有两面性。有人想借电影节为电影搭桥铺路,也总有人想借此为自己挽尊贴金。于是,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国内开始悄然刮起了一阵野鸡奖项之风。甭管观众熟不熟悉,奖项重不重要,先找机会拿了再说,且越多越好。这么些年,闹出的笑话,真可谓是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比如,杨幂,凭借豆瓣4.7的《逆时营救》,拿下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。各路宣传通稿纷纷以“国际影后”为关键词,奔走相告。但很快,就有人扒出来,这个电影节虽然历史悠久,但早已没了什么公信力。颁奖现场也寒酸无比,哪里有一点国际奖项的样子。又比如,《纯洁心灵·逐梦演艺圈》。即便已经造就了豆瓣2.2的神话,但它仍有两项国际殊荣可供吹嘘——美国加州帝王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,入围旧金山环球电影节。再辅以各大“专家”的卖力吹嘘,造就了中国影史上的一段传奇“佳话”。还有诸如——黄晓明,凭借豆瓣3.9的《何以笙箫默》,拿下中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主。唐嫣,凭借豆瓣5.1的《露水红颜》,拿下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女配。赵又廷,凭借豆瓣4.4的《九层妖塔》,拿下英国万象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男主。豆瓣4.1的《您好,北京》,海报上的“26项大奖”,密密麻麻,看得人头皮发麻。等等等等,不胜枚举。属于中国电影的“野鸡奖传奇”,仍在继续。其实,随便扫一眼这些所谓的电影奖,便能发现不少相似之处。名称里必须得有“国际”这样高大上词语,也必须带上一些知名城市。如果能跟那些顶级电影节重合上一两个词,扯上没关系的关系,那就更好了。而对方呢,有些是自己生存境况堪忧,有些是籍十八线开外来者不拒,有些则干脆就是中国民间或官方机构参与或主办,那又岂有不拿奖的道理呢?而这些奖,在票房上,毫无帮助,在口碑上,更是会令观众越来越反感。为何要拿?唯一的解释,大概也就只能是满足某些人的奇怪虚荣心罢了。说了这么多,比起愤怒,其实更多的,还是无奈。毕竟,曾几何时,咱们的电影也能在真正有分量的国际影展上叱咤风云。单拿大陆来说,就有《霸王别姬》《活着》《鬼子来了》《图雅的婚事》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《三峡好人》等等诸多代表着中国电影辉煌的经典名作。那时的中国电影、中国电影人,意气风发,斗志昂扬。而今短短三十载,竟已天差地别,为了些浮名虚利,抢着去满世界丢人。叹只叹,往事已成空,还如一梦中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